时间: 2025-04-25 03: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9:34
“佐饔得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帮助别人的餐饮能得到品尝”。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的回报或利益,强调互助和分享的精神。
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相关的典故可能与古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助有关。具体的历史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惠关系和共同体意识。
“佐饔得尝”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互助和分享是被高度重视的传统美德。“佐饔得尝”体现的是一种社群意识,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体主义逐渐增强,但这种互助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中。
“佐饔得尝”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亲切的,常常让人联想到团聚、分享、友谊等美好画面。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关心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与人分享所拥有的。
在我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社区志愿活动,帮助组织慈善晚宴。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佐饔得尝”的意义,看到人人都在为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也让参与者感受到无比的满足与快乐。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送暖入人家,
邻里相携共佳肴。
佐饔得尝情意厚,
欢声笑语乐融融。
这首诗表达了社区团结和互助的美好瞬间。
在英语中,“You reap what you sow”可以与“佐饔得尝”相比较。两者都强调通过付出获得回报的理念,但在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佐饔得尝”的学,我认识到互助与分享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关系中的美德,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使语言更具温度和人情味。
佐饔者得尝焉,佐斗者伤焉。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三》:“操曰:‘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臣闻之,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汉书·食货志下》:“佐饔得尝,佐斗得伤。”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笑曰:‘观士也,固若是乎?前日虞卿操玃者以佐饔,得尝其味;今日平原君操玃者以佐饔,亦得尝其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佐饔者尝焉,佐斗者伤焉。”
王子晋云:‘~,佐斗得伤。’此书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人非义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