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42:12
“彼此彼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彼此都是这样”,用来表示双方的情况、态度、感受等是相似的,通常用于谦虚的回应或表示对方也有类似的经历或感受。
“彼此彼此”的确切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彼此”,表示双方、相互的意思。它常用于日常交流中,尤其在现代汉语中,通过口语的传播而流行开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用法。
A: “你的画真好,我也不敢说自己画得多好。”
B: “彼此彼此,我也还有很多需要学*的地方。”
A: “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B: “彼此彼此,我也没考好。”
在一次聚会上,朋友们互相夸奖,大家都笑着说:“彼此彼此,大家都很努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谦逊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彼此彼此”反映了这种文化特质,强调在交往中的谦逊和相互理解。在现代社会,尽管竞争激烈,但这种表达方式仍然适用,帮助人们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彼此彼此”给人的感觉是温暖和亲切的。它传达了一种平等与尊重,使人们在交流中感到轻松和自在。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友谊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尤其在面对困难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朋友间的交流中使用“彼此彼此”。例如,朋友夸奖我在工作上的努力时,我会用这个成语回应,表示我们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的关系。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彼此彼此”:
在夜空下,星星闪烁,
你我相对,心意相托。
彼此彼此,共同奋斗,
愿此友谊,永不孤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ame to you”或“likewise”,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相互的态度和情感。不同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谦逊表达,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尊重。
“彼此彼此”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温暖而谦逊的态度。它在我语言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提醒我在交流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通过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际间的微妙关系。
正说着话,济公进来。周员外连忙举手抱拳说:‘圣僧久违。’和尚说:‘彼此彼此。’
《资治通鉴·唐纪》:“彼有其才,此亦有其才,彼此彼此。”
《后汉书·袁绍传》:“彼有其地,此亦有其地,彼此彼此。”
《汉书·王莽传》:“彼有其功,此亦有其功,彼此彼此。”
《史记·项羽本纪》:“彼可取而代也,此亦可取而代也,彼此彼此。”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此彼此。”
战国时期,梁惠王很喜欢与别国打仗,闹得民怨沸腾。梁惠王不解,问孟子为什么士兵在有吃有穿的情况下还要逃跑导致人口下降。孟子告诉他战争的危害性,要治理好国家,战争与不给人民衣食一样影响社会的繁荣安定
大家彼此彼此,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