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5:49
成语“哄堂大笑”的字面意思是“整个大厅都在笑”。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场面非常热闹,大家都在开怀大笑,通常是由于某种幽默的事情或者言论引发的。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一种欢快、轻松的气氛。
“哄堂大笑”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原文是“大家都笑得哄堂大笑”。《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经典小说,书中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幽默、欢笑的重视。
“哄堂大笑”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笑声常常被视为欢乐和慷慨的象征。成语“哄堂大笑”体现了人们对幽默和欢笑的向往。在现代社会,这种欢乐的表达依然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哄堂大笑”让我联想到轻松愉快的时刻,与朋友们在一起分享笑话的欢愉。这种情感反应使我在交流中更愿意尝试幽默的表达方式,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讲了一个关于我工作中的小糗事,结果引发了全场的哄堂大笑。看到亲友们开心的样子,我感到非常满足,这也让我意识到幽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月明点滴灯下影,笑声如潮哄堂生。”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和欢笑的气氛,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欢乐。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laughter filled the room”,意指房间充满了笑声。这种表达也强调了幽默的社交功能,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欢笑的重视。
通过对成语“哄堂大笑”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幽默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它不仅能增进人际关系,还能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交流中,适当运用幽默和欢笑,将使我的沟通更为生动和有效。
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聊斋志异·狐嫁女》:“众客哄堂大笑。”
《金瓶梅词话》第二回:“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儒林外史》第二回:“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众人听了,哄堂大笑。”
五代时期,冯道与和凝同在中书办理事物。和凝见冯道穿新衣与新鞋,就问冯道的新鞋多少钱,冯道举左脚说才900文。和凝马上就训斥下人,说他买鞋贪污他900文,冯道马上举右脚说这也是900文,于是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