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54:55
“苛捐杂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苛刻的捐税和杂项税费。它通常用来形容政府或统治者对百姓征收的税收过于繁重和苛刻,导致民众生计困难。
“苛捐杂税”出自**历史上的税收制度,尤其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满足自身的奢侈生活和战争需求,往往对底层百姓征收高额的税收。这个成语强调了税收的苛刻和复杂,体现了古代社会对民众负担的深刻认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苛捐杂税常常引发民众的不满和反抗,甚至导致农民起义,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讨论政府税收政策时,仍然能引发广泛的共鸣,反映了人们对公平税制的期待。
“苛捐杂税”让人联想到社会的不公、民众的苦难和对统治者的愤怒。这种情感在历史上多次引发社会变革,促使人们对于权力的反思和对公平社会的追求。
在生活中,我曾听到一位农民诉苦,谈到由于苛捐杂税,家里的经济状况越来越糟。这让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历史的遗留,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的现状。
在诗歌中,或许可以这样表达: “山河破碎亡国泪,苛捐杂税忧心随。愿将明月照人间,轻负担,共欢笑。”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有“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没有代表的税收),强调不公正的税收制度。在许多国家,税收问题都是社会政治讨论中的重要话题,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通过对“苛捐杂税”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意识到语言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意义。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更为敏锐地捕捉其背后的社会动态。
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没完没了的~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