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34:05
“自暴自弃”由“自暴”和“自弃”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为自己放纵自己,抛弃自己的努力,通常指一个人因为遭遇挫折或困难而失去信心,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与努力。基本含义是指因某种原因而对自己放弃自律,沉沦于消极状态。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后汉书·王允传》。其中提到“自暴自弃”描述了王允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对任何放弃努力的行为的一种通称,尤其是指因挫折而放弃追求的人。
“自暴自弃”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在逆境中失去信心的状态。例如,小说中的主角在经历了重大打击后,选择了放纵自己,放弃了人生的追求。日常对话中,朋友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劝导对方,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努力。在演讲、辩论中也可以用来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个人修养与自我努力被视为重要的道德价值观。自暴自弃常常被视为对自身和社会的不负责任。在现代社会,该成语在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被用来警示人们要坚持努力,而不是轻言放弃,反映出对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追求。
“自暴自弃”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容易让人联想到失落、沮丧和绝望。这个成语在思维和表达中常被用作提醒,促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寻找解决方案。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面临学业压力,感到无从应对,内心一度萌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我选择了积极面对,最终克服了困难。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坚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
风雨中孤行,心似无舵舟,
自暴自弃不可取,勇往直前才是路。
这首小诗意在表达面对困难时,不能选择放弃,而应迎难而上。
在英语中,“to throw in the towel”可以与“自暴自弃”相对应,意为认输、放弃,通常用于体育比赛或竞争场合。两者都表达了放弃的消极态度,但在文化背景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
通过对“自暴自弃”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逆境中坚持的重要性。这不仅对我的语言学有帮助,也提醒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而不是轻易放弃。这个成语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战国时期,孟子教导他的学生不要做自暴自弃的人,学生不明白。孟子解释道自暴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自弃就是心里想的不是仁义,自己抛弃自己。仁是最安适的住宅,义是最正确的道路,一切都得按仁义来办
读书人悲观失望,~;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