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17:04
“应机立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根据机遇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它强调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迅速而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关键时刻能够明智地、迅速地作出决定。
“应机立断”出自《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到:“应乎机而立断”,意指在变化的情境中,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个成语强调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源自古代哲学家对智慧与决策能力的追求。
“应机立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决断力被视为领导力的重要特质之一。“应机立断”反映了对智慧和果敢的赞美,尤其在商业、政治等领域,迅速的决策能够影响整体局势。在现代社会,尤其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这一成语的适用性更显得尤为重要。
“应机立断”让我联想到紧张情境中的冷静思考与果敢行动,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它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清晰的头脑,迅速做出选择,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力量。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们面临时间紧迫的情况。虽然初期我有些犹豫,但最终我决定应机立断,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结果团队顺利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果断决策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
云卷云舒瞬息间,
应机立断不彷徨。
时光如箭催人急,
把握良机勇往前。
在英语中,“make a quick decision”或“act decisively”可以视为与“应机立断”相对应的表达。虽然不同文化可能在决策风格上有所差异,但迅速而果断的行为普遍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
通过对“应机立断”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果断的决策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智慧是多么重要。这不仅帮助我在语言表达中更加丰富,还提升了我面对各种情境时的应对能力。
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
《宋史·岳飞传》:“飞应机立断,屡建奇功。”
《旧唐书·李靖传》:“靖应机立断,遂平江南。”
《资治通鉴·汉纪》:“操应机立断,遂定河北。”
《后汉书·皇甫嵩传》:“嵩应机立断,遂破黄巾。”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彧应机立断,不疑于心。”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