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13:56
“非同儿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是小孩子的玩耍”。它用来形容某件事情的重要性、严肃性或复杂性,暗示这事关重大,不能轻视或随意对待。
该成语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可追溯至《红楼梦》中贾母对事情的重视。它反映了人们对一些事情的认真态度,强调在处理重要事务时应当严谨和负责。
“非同儿戏”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责任感和严肃性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成语“非同儿戏”不仅强调了对重要事务的认真态度,也反映了对人生、事业的负责精神。在现代社会,尤其在职场环境中,强调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非同儿戏”带给我一种警醒的情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能掉以轻心。它提醒我在做出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
在我大学时期,有一次团队项目的负责人因为轻视任务的重要性,导致最终成果不佳,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我在事后对他说道:“这非同儿戏,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非同儿戏”融入故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镇的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玩耍。然而,镇长对即将到来的环保会议却异常紧张,他知道,那是关乎小镇未来的非同儿戏之事。”
在英语中,可以用“not a child's pla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种表达在使用场合和语境上与“非同儿戏”有相似之处,都是强调某件事情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非同儿戏”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表达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重要事务时要保持严谨与负责的态度,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形象的表达方式,使我在沟通中更加有效。
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
贾宝玉从贾母那里回来后,十分得意,因为他与贾环、贾兰比试诗文胜出。在更换衣服时,袭人见他脖子上的那块通灵宝玉不见了,就问宝玉。宝玉随便扯个理由搪塞,袭人就问丫鬟麝月,麝月觉得此事非同儿戏,就与大家翻箱倒笼地找,结果一无所获
玩是玩,笑是笑,这个事~,你可别混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