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52:24
“调嘴调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嘴巴和舌头进行调整、改变,通常用于形容人说话时花言巧语、口才极佳,或是用言辞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它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说话者可能是在耍嘴皮子,缺乏真诚。
该成语的确切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口才和语言技巧的关注。古代文人常以口才和言辞为重要的社交能力,调嘴调舌可能源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批评。
“调嘴调舌”常用于日常对话、文学作品和演讲中,用以描述某人善于用言辞来迎合他人、掩饰事实或博取好感的行为。例如,在职场中,某些人可能通过调嘴调舌来获得上司的欢心,或者在社交场合中用甜言蜜语来拉近与他人的距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口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能力,尤其是在古代士人中更为突出。然而,调嘴调舌则常常被视为一种表面化的交际方式,可能会引发人们的怀疑和不信任。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调嘴调舌仍然存在,但人们更加强调真诚和诚信的价值。
“调嘴调舌”让我联想到那些表面上和气可亲,实际上却心怀鬼胎的人。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交际中要保持警惕,辨别他人的真实动机。同时,它也引发我对语言表达的反思,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情感的载体。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常常通过调嘴调舌来掩饰自己的失误,虽然短期内获得了一些好处,但最终也让许多人对他产生了不信任。我意识到,诚实与直接的交流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某个城市的聚会上, 他调嘴调舌,言辞如风, 甜言蜜语,皆为虚空, 人心如水,难测其真。
在英语中,类似于“调嘴调舌”的表达有“smooth talker”,指的是善于说话的人,通常也带有一定的贬义。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对口才和语言能力的重视,但对调嘴调舌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某些文化可能更加强调言辞的诚实与真实。
“调嘴调舌”这个成语让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在社交中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反映人际关系的镜子。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真诚和真实,以避免落入调嘴调舌的陷阱。同时,这个成语也提醒我,理解他人的言辞背后的动机,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你们~的搞什么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