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58:26
“麻姑掷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麻姑扔米”。麻姑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位女仙,通常被视作长生不老的象征。掷米则可以理解为抛洒米粒。该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施舍或给予的行为,含有一种不计回报、慷慨大方的意味。
“麻姑掷米”出自《太原志》。在古代文献中,麻姑被描绘为一个施舍米粒的仙女,象征着对人间的恩惠与救助。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道教文化、仙人崇拜有关,麻姑的形象在民间传说中颇具影响力。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些慈善行为、无私的帮助或恩惠。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绘诸如慈母、仁人志士的形象。在日常对话中,提到“麻姑掷米”可以形容某人乐于助人,或是在某种环境中给予他人支持与帮助。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慷慨大方被视为一种美德,象征着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崇尚助人为乐的精神,尤其在公益活动中,“麻姑掷米”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暖与积极。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令人感到社会的温情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次志愿者活动,帮助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用品和食物。那种感觉让我想起“麻姑掷米”,因为我感受到给予他人帮助时的愉悦与满足。
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我漫步于公园,看到一位老人在树下喂鸽子,仿佛是麻姑掷米,洒下不计回报的爱意。微风轻拂,落叶如同米粒般纷纷扬扬,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在西方文化中,与“麻姑掷米”类似的表达是“charity begins at home”,强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他人。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无私奉献与助人的美德。
通过对“麻姑掷米”这一成语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去帮助他人,传递温暖。在语言学中,成语的运用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语言魅力。
即求少许米,得米便撒之掷地,视其米,皆成真珠矣。
公为诗如~,粒粒皆成丹砂,然不自爱惜,缘手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