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3:25:25
成语“爱毛反裘”字面意思是“爱护自己的毛皮,反而穿上别人的皮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抛弃自己的原则或利益,或者偏袒他人,背离自己的本心。
“爱毛反裘”出自《左传》。在这部古代历史文献中,讲述了春秋时期的故事,强调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选择与取舍。这一成语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利益驱动下的行为选择。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忠诚和信义,成语“爱毛反裘”反映了人们对道德价值的关注。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仍然存在,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保持道德底线。
“爱毛反裘”给我带来一种反思的情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它让我想起那些为了利益而放弃道德的人,感到失望和无奈。
在我工作中,曾遇到一位同事为了升职而不断迎合上司的意见,甚至抛弃了自己原本的想法。我想到了“爱毛反裘”,提醒自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是随波逐流。
在一个小故事中,我可以这样写: “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小王是一位忠诚的员工。他的同事们都爱毛反裘,纷纷追随上司的意见,而小王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信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ll out”,意指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自己的原则。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在文化中都反映了对道德和原则的重视。
通过对“爱毛反裘”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保持道德和原则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人价值观的反思。这一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将成为反思个人行为的一个重要参考。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吕氏春秋·贵生》:“爱毛反裘,非所以养生也。”
《淮南子·说山训》:“爱毛反裘,非所以养形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曰:‘吾闻之也,爱其毛者,反其裘。’”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曰:‘吾闻之也,爱其毛者,反其裘。’”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不爱其毛,反裘而欲无忧,不可得也。”
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天取办,~,甚无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