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4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07:02
成语“大寒索裘”的字面意思是“在寒冷的冬天索要衣裘”。其中,“大寒”指极其寒冷的天气,而“索裘”则表示要求或请求披上御寒的皮衣。整体上,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迫切需要保护或安慰的状态,也可以引申为在困境中寻求帮助或支持。
“大寒索裘”出自《史记·平原君赵佗传》,其中描述了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对保暖的渴望和需求。这一成语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对温暖和安全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冬天常常被视为艰苦的季节,象征着困难和挑战。“大寒索裘”反映了人们在逆境中寻求温暖与支持的心理,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情况下,个体和社会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大寒索裘”给人一种寒冷和无助的联想,常常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渴望温暖的情绪。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渴望,也激励着人们在困难时刻互相帮助,传递温暖。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困惑的时期,那时我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此时,我的朋友们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大寒索裘”不仅是对外界帮助的渴求,也是对身边人情感支持的珍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应用此成语:
寒风凛冽夜漫漫,
孤影徘徊求衣暖。
大寒索裘心似焚,
愿借友谊渡寒潭。
通过这种方式,成语被融入到描绘孤独和渴望温暖的主题中,展现了其表现力。
在英语中,可以用“seeking warmth in the cold”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但缺乏成语的浓缩与形象性。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情感,但其核心思想通常是相似的。
通过对“大寒索裘”的全面学和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人类情感与社会互动的真实反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次意义有助于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意图,提升交流的效果。
大寒而后索认裘,不亦晚乎?
《资治通鉴·汉纪》:“大寒之日,民多冻馁,而索裘于市。”
《后汉书·皇甫规传》:“大寒之日,民多冻馁,而索裘于市。”
《汉书·食货志》:“大寒之日,民多冻馁,而索裘于市。”
《史记·滑稽列传》:“大寒之日,民多冻馁,而索裘于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大寒之日,民多冻馁,而索裘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