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8:49
“桂子飘香”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桂树的果子散发着香气”。它主要指的是秋天桂花盛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气味和愉悦的环境。引申义上,可以用于描述优雅的事物或美好的情感。
“桂子飘香”出自唐代文学家王维的诗作《山中》。诗中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桂花的香气。桂花在**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优雅和美好,因此这句成语也承载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述自然风光或表达某种愉悦的情感。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种愉快的气氛,比如家庭团聚时的温馨,或者节日庆典的欢乐。在演讲中,使用“桂子飘香”可以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表达。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桂子飘香”在**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桂花被视为高贵和优雅的象征。它常常与中秋节、团圆等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同样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美和人际关系的珍视。
每当提到“桂子飘香”,我便联想到秋天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带来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这种香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引发了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美好联想。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我们一起享用中秋月饼,院子里桂花开放,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我用“桂子飘香”来形容那种温馨的氛围,大家都笑着点头认可,感受到了那份美好。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写道: “晨曦微露,桂子飘香,秋风轻拂,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温柔与美好。”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the fragrance of flowers”可以用来描述花香,但常缺乏**传统文化中对桂花的深厚情感和象征意义。这种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理解与追求。
通过对“桂子飘香”的学,我对成语的文化背景、使用场合和情感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欣赏。这种成语的学,提升了我的语言能力,并加深了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晓得百姓要留这官,鸣锣罢市,围住了摘印的官,要夺回印信,把城门大白日关了,闹成一片桂子飘香。”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年四季,风片雨丝,那见得桂子飘香!”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
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芙蓉泣露坡头见,~月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