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8:37
“桀逆放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桀骜不驯、逆反不驯,放纵自我,行为荒唐不羁。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顾规矩、毫无节制、肆意妄为的人。这个成语包含了对不良行为的强烈批评。
“桀”字最早源自于《左传》,用来形容商朝最后一个君主帝辛(即商纣王),他因残暴无道而被后世所唾弃。“逆”则表示反叛、违逆之意。结合“放恣”,意指放纵自己、不受约束的行为。因此,该成语反映了对不羁和放纵行为的强烈否定,体现了古代文化对道德规范的重视。
“桀逆放恣”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写人物性格时,常常用来指责那些不守规矩、为所欲为的角色。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不遵守社会规范或法律法规的行为。在演讲和辩论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让听众更加印象深刻。
同义成语:放荡不羁、肆无忌惮
反义成语:循规蹈矩、恪守道义
在**传统文化中,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桀逆放恣”常常被用来警示人们,提醒大家要遵纪守法、为人处世要有节制。在现代社会,尽管个体自由受到重视,但对“桀逆放恣”行为的批评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涉及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时。
“桀逆放恣”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警惕与反思。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由于放纵自己的欲望而导致失败或悲剧的人物,提醒我在追求自由与个性时,不要失去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同学,他桀逆放恣,常常不顾课堂纪律,甚至在考试时作弊。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也对周围同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最终,他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使我更加意识到遵循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桀逆放恣”:
桀逆风行任意狂,
放恣无忌心似狂。
浮云逐梦何所惧,
唯愿高飞共日长。
在英语中,“reckless”或“unrestrained”可与“桀逆放恣”相比较,均指无视规则或后果的行为。然而,文化背景不同,使得对这些行为的接受程度和反应有所差异。在一些文化中,个体自由被高度推崇,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规范和责任感则更为重要。
通过对“桀逆放恣”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既追求个性又不失社会责任。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上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追求自由时,始终要保持理性与节制。
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
《宋史·岳飞传》:“桀逆放恣,不恤国事。”
《晋书·王敦传》:“桀逆放恣,威震人主。”
《后汉书·袁绍传》:“桀逆放恣,以乱天常。”
《汉书·王莽传上》:“桀逆放恣,自比于舜。”
《史记·项羽本纪》:“桀逆放恣,天下莫能制。”
他~的个性是积习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