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8:22
成语“格高意远”由“格高”和“意远”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格高尚,志向远大。基本含义是形容志向高远,有理想追求的人。
“格高意远”出自于《后汉书·王允传》,原文为“格高而意远”。这句话主要用来描述王允的高尚品德和远大的抱负。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士人的风范,强调了道德与理想的统一。
“格高意远”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格高意远”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和理想的重视。在古代,士人被期望保持高尚的品德,并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现代社会,虽然价值观多元,但追求理想和道德仍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尤其在教育和职场中。
“格高意远”引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人们追求理想和道德。它让我联想到许多在追求理想过程中不懈努力的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对未来的信心是值得赞扬的。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过一位老师,他的“格高意远”深深感染了我。他总是鼓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尽管过程艰辛,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实现目标。这种精神在我今后的学*和工作中一直激励着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表达:
高山仰止志千里,
云海纵横意更远。
一帆风顺心无畏,
不负青春不负缘。
在英语中,类似于“格高意远”的表达可以是“high aspirations”或“noble character”,这些词汇同样强调志向和品德的重要性。但在不同文化中,对于理想与道德的具体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格高意远”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理想与品德的内涵。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为我的人生观提供了指导,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同时,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理想的追求。
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