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2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1:31
“己溺己饥”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自己淹死自己,自己饿死自己”。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错误或缺陷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形容自食其果、因小失大。
“己溺己饥”出自《战国策》,原文为“己溺己饥,虽有鱼食,吾不敢食。”这句话的背景是战国时期的变法与权谋,表达了在困境中人们因为自己的选择而遭受痛苦的哲理。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以及日常对话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自己的行为而遭到的后果。例如,在职场中,某个员工因为处理不当而导致项目失败,可以说“他真是己溺己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提醒别人不要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因果法则,这种思想在“己溺己饥”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警示人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主义的兴起,这一成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警惕可能带来的后果。
“己溺己饥”给人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反思。它促使人们思考自己的选择与行为,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朋友因为过度追求享乐,最终在事业上失败。这让我想起“己溺己饥”这个成语,提醒自己在生活中要保持平衡,避免因小失大。
在现代诗中:
梦中追逐星辰,
却忘了脚下泥泞;
一念之间,
己溺己饥,何必再问。
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表达了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you reap what you sow”,强调因果关系和个人责任。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个体行为的后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是相似的。
通过对“己溺己饥”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警示,更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自省。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加准确地传达因果关系与责任感,是一个值得掌握的重要成语。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曰:‘己溺己饥,天下之民,皆吾子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己溺己饥,何以言仁?’”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己溺己饥,天下之民,皆吾子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己溺己饥,何以言勇?’”
《左传·宣公十五年》:“己溺己饥,民之父母也。”
或~,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