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2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01:32
“已成定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事情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局面,无法改变。基本含义是指事态的发展已经确定,结果已成定局,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逆转。
“已成定局”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直观性。“成局”一词常用来形容事情的发展走向,强调其不可逆转的性质。这个成语常用于各种文献和演讲中,传达已然发生的事情或决定。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已成定局”反映了人们对于决策的重视,尤其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很多事情可能迅速发展到一个无法回头的阶段。这一成语提醒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谨慎考虑后果。
“已成定局”给人一种无奈和接受的情感,常常让人联想到人生中的转折点和无法改变的事实。这种情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力感,同时也激励人们在其他未定的事情上更加努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个团队项目,虽然我们努力了很多,但最终的方案还是被上级决定了,大家都感到无奈。那时我就想到了“已成定局”,这让我意识到,有些事情确实是我们所无法控制的。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村民们为了水源的分配争论不休。终于,长老宣布:“这件事已成定局,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未来。”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家的心灵。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set in stone”,意指事情已确定、不可更改。不同文化中,这种表达都反映了人们对不可改变事实的接受与认知。
通过对“已成定局”的学习,我认识到这句话不仅在语言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在生活中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某些不可逆转的事实。它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应更加谨慎,并在面对变化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明史·张居正传》:“国事已成定局,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
《宋史·岳飞传》:“战事已成定局,非一朝一夕之功。”
《资治通鉴·汉纪·高祖十年》:“诸侯之兵,已成定局,不可复动。”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已成定局,非人力所能更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事已成定局,不可复变。”
事情~,不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