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0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8:45
成语“眼约心期”字面意思是“眼睛有约定,心里有期望”。它表达了一种默契和共识,通常用于形容两人之间没有明说,但心中都有所期待和理解的情感状态。这个成语强调了非言语的沟通与情感的共鸣。
“眼约心期”出自《红楼梦》,原文为“眼约心期,心约眼期”,描绘了书中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和默契。作为**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红楼梦》深刻地探讨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生活,因此这一成语也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演讲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强调情感的内涵和人际关系的微妙。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与人之间非言语的深刻理解,尤其在传统的家庭和社会结构中,默契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更倾向于用眼神和情感来交流。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亲密关系中那种无形的理解与支持。它传达出一种温暖和信任,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和朋友一起参加活动。虽然我们没有说太多话,但通过眼神的交流,我们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正是“眼约心期”的真实写照。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这个成语:
月下独坐思君影,
眼约心期共此生。
无言默契心中暖,
愿在岁月长相依。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可以用“a meeting of minds”来形容心灵相通的状态,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思相似,都强调了非言语的默契和理解。
通过对“眼约心期”的学*,我深刻理解了人际关系中默契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与人沟通时更加注重非言语的交流,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力。
玉纤寒试调筝雁,眼约心期不暂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两人眼约心期,彼此都动了真情。”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见了花魁娘子,眼约心期,便上前搭话。”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十娘见了李甲,眼约心期,便把百宝箱沉入江中。”
《聊斋志异·阿绣》:“生见女,眼约心期,不觉神魂俱失。”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不觉痴了,心中暗想:‘她这般眼约心期,我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