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2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7:36
“义正辞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道义正当,言辞简练”。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道义上是正确的,言辞却又简洁明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或写作时,既有理有据,又能做到言简意赅。
“义正辞约”出自《荀子·修身》:“言不信者,虽志行之贤者,亦必不为人所信。故故辞约而义正。”这句话强调了在道德和信念上的坚定,以及在表达时的简练。这表明古代文人非常重视言辞的准确性与道德的正当性。
“义正辞约”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讲求道德修养和言辞的简洁明了。“义正辞约”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修身齐家的理念。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方式依然适用,尤其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简洁有力的言辞显得尤为重要。
“义正辞约”让我联想到了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它不仅要求说话者有坚定的立场,更要求其表达方式的简洁有力。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往往给人一种清晰、坚定的印象。
在我参与的一个辩论中,我尝试用“义正辞约”来形容我的观点,通过简洁的论据与清晰的表述,最终赢得了评委的认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简洁表达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这样写: “面对众人的质疑,他义正辞约地说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正义和公平。’那一刻,所有的疑虑都在他简洁明了的言辞中消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speak with conviction and clarity”,强调的是说话时的坚定和清晰。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核心思想在于道义的坚定和言辞的简练。
通过对“义正辞约”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要追求言辞的准确性与简洁性,同时坚守道义。我希望在今后的交流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个成语,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论语·雍也》:“辞达而已矣。”
《汉书·艺文志》:“文约义博,辞近旨远。”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辞无不达,义无不正。”
《文心雕龙·宗经》:“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