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7:36
成语“义重恩深”由四个字组成,其中“义”指的是道义、正义,“重”表示程度深厚,“恩”指的是恩情、恩惠,“深”则强调这种恩情的深厚。整体来看,“义重恩深”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恩德和道义感情非常深厚,强调了忠诚和感恩的重要性。
“义重恩深”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作为来源,而是从古代对忠义和恩怨关系的重视中逐渐演变而来。古代文人常常在诗词中表达对忠义和恩情的崇尚,形成了这种成语的使用*惯。
“义重恩深”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感恩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义务。因此,“义重恩深”能够反映出深厚的文化根基,强调家庭、友谊和社会责任感。
“义重恩深”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在关键时刻彼此支持的情感。它传达了一种温暖的感觉,提醒人们珍惜身边的人和他们给予的帮助。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帮助了一个朋友渡过难关,他对我的感激让我深感温暖。在之后的交往中,我们的友谊愈发深厚,这让我想到了“义重恩深”这个成语。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在战乱的岁月里,他们彼此扶持,义重恩深,成为了不离不弃的战友,最终共同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在英语中,可以用“debt of gratitude”来表达感恩的情感,但其强调的“义”与“恩”的结合在中文中更加深刻。例如,英语表达可能更侧重于“感谢”而非“义务”。
通过对“义重恩深”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忠诚和感恩在沟通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关系,增强了对他人恩情的认知。
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宋史·岳飞传》:“飞曰:‘臣义重于山,恩深于海。’”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曰:‘臣义重于山,恩深于海。’”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臣义重于泰山,恩深于北海。’”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臣闻义重则士为之死,恩深则士为之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君子曰:‘义重于山,恩深于海。’”
春秋末年,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都城,楚国大夫钟建背着楚子收的妹妹季芈,跟着楚昭王出逃。后来战争平定后季芈为了报答钟建的恩德毅然下嫁给他,两人婚后的生活美满
崎岖古道,教伊浪游,繁华别院,与奴遣愁,~难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