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07:54
成语“之死不渝”字面意思是“直到死亡也不改变”,其基本含义是指人对某种信念、情感或承诺的坚定不移,表现出极强的忠诚和恒心。
“之死不渝”出自《左传》,原文为“君子之言,之死不渝”。该成语反映了古代对忠诚和承诺的重视,强调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自己立场或信念的决心。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对爱情、友谊、事业等的坚定信念和忠诚。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角色之间深厚的感情,在日常对话中也常用来表达对某种信仰、理念或人际关系的坚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承诺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之死不渝”常被用来强调个人在家庭、国家和朋友面前应持有的责任感。现代社会中,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对忠诚的追求仍然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之死不渝”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毅和坚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为了爱情、理想或信念奋不顾身的人。它也带来一种激励,让人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是值得坚持的。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位朋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支持我,让我感受到“之死不渝”的深刻意义。我也曾在演讲中提到这一成语,表达对团队和项目的承诺。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这样表达: “无论风雨如何狂, 执手相伴不离场。 此情此愿之死不渝, 共赴前路不彷徨。”
在英语中,可以用“till death do us part”来表达类似的忠诚和承诺。这种表达在婚礼誓言中常见,强调了对伴侣的忠诚。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递的情感和意义是相似的。
通过对“之死不渝”的学*,我认识到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人际关系时更加深刻。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理想和维持关系时,始终要保持初心,坚守承诺。
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宋史·岳飞传》:“飞之志,之死不渝。”
《后汉书·耿弇传》:“弇之志,之死不渝。”
《汉书·王莽传》:“莽之志,之死不渝。”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之志,之死不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臣之志,之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