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50:51
成语“鄙吝复萌”由“鄙”、“吝”、“复”、“萌”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低贱和吝啬重新滋生”,引申义为:人们的低俗和小气的心态再次显露出来。通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社会中再次出现的卑劣行为或心态。
“鄙吝复萌”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为:“故曰:‘鄙吝复萌,贱矣!’”在庄子的思想中,强调的是人性的局限和自私,批判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利益时,往往表现出的卑劣和小气。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洞察。
该成语常出现在批评或分析人性、社会风气的场合。它适合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表达对某些人或行为的不满。此外,在演讲中,尤其是讨论社会道德、风气等话题时,这个成语也能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道德、仁义和对他人的关心。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物质主义的盛行使得“鄙吝复萌”的现象更加突出。这一成语正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鄙吝复萌”常让我联想到社会中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人,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周围人的情绪,也削弱了社会的信任感。这种情感反应让我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对他人感受的关注,努力避免小气和自私的行为。
我曾在一次团队合作中遇到一个同事,总是对资源的分配斤斤计较,表现出明显的鄙吝复萌。这样的态度不仅影响了团队的氛围,也使得我们的项目进展缓慢。这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中开放和大方的态度是多么重要。
在一个描述人性弱点的短篇小说中,我可以写道:“在繁华背后,鄙吝复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同秋叶般凋零,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算计与猜疑。”
在英语中,类似于“鄙吝复萌”的表达可以是“penny-pinching”,意指过于节俭或小气。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对吝啬行为的批评,但文化背景和社会语境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鄙吝复萌”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中的自私和小气,它不仅影响个人关系,也影响社会的和谐。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提醒我在生活中保持宽容和大方的心态。
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东汉学者黄宪出身贫寒,从小学识超人,名士荀淑见了他发现14岁的他居然可以当他的老师。别人把黄宪与功曹袁阆比较,认为他超出袁阆。周子居常说:“我如一段时间见不着黄宪,那么浅俗欲利的念头便又萌生了。”
已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