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43:55
“捶胸顿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手捶打自己的胸口,猛然跺脚。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因悲痛、懊悔或愤怒等强烈情绪而表现出的激动状态。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表达一种无奈、痛苦或强烈的情感反应。
“捶胸顿脚”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具体的文献出处并不明确,但常见于描述人物在遭遇重大打击或悲惨**时的表现。成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和散文中,通常用以描绘人物内心的激烈情感。
该成语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表达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面对悲痛或愤怒时。成语“捶胸顿脚”不仅反映了个体在遭遇困境时的情感宣泄,也体现了社会对这些情感的共鸣和理解。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各种情境,尤其是在强调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时。
“捶胸顿脚”让我联想到许多悲痛的场景,比如失去亲人时的无助、面对重大失败时的懊悔。这种强烈的情感反应使我意识到,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脆弱和无奈是普遍存在的。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因为考试失败,我感到非常沮丧,几乎想要捶胸顿脚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在这样的情境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成语所表达的情感,意识到面对挫折时,情感的宣泄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
在我创作的诗歌中,我尝试使用这个成语:
夜深人静思绪乱,
捶胸顿脚泪满眼。
无奈人生何处去,
唯有孤独伴我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at one's breast”,这也意味着因悔恨或悲痛而表现出的情感。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情感的强烈性和内涵相似,反映了对痛苦的共鸣。
通过对“捶胸顿脚”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在生活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这种成语,可以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何玉凤]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杜少卿听得,捶胸顿脚,大哭不止。”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西门庆听得,捶胸顿脚,大骂李瓶儿。”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八戒听得,捶胸顿脚,叫苦连天。”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宋江听罢,捶胸顿脚,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不觉捶胸顿脚,大哭起来。”
老寿说到这里,心里像是插了一把刀,他~地干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