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7:13
“碍足碍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阻碍了脚和手”。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情境对行动的妨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引申义则是指对某人的工作、生活造成干扰或阻碍。
“碍足碍手”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来源或典故,但它的构造和含义在汉语中是很常见的。成语中的“碍”表示阻碍,“足”和“手”分别代表行动的能力,体现了对人身自由和活动的限制。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反映,强调了环境或条件对个体行动的影响。
“碍足碍手”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包括:
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碍足碍手”体现了人们对限制和障碍的普遍关注。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各种压力和阻碍,这一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这种状况的无奈和反思。
该成语常常引发一种无力感和焦虑感,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面临的阻碍。这种情感可以引发共鸣,使人们在交流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处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由于工作中的复杂流程而感到“碍足碍手”。当时我和同事们希望尽快完成项目,但繁琐的审批程序使我们不得不一再拖延。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碍足碍手”所代表的困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碍足碍手”:
春风拂面,花开满地,
然路途遥远,碍足碍手。
愿逐梦想,破云而出,
不再受困,心自由飞。
在英语中,可以用“hindered”或“obstructe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词汇通常不带有成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色彩。因此,汉语成语“碍足碍手”在表达生活中阻碍的细腻性上更为丰富。
通过对“碍足碍手”的学习,我对汉语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灵活性,也在日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让我认识到在面对困难时,语言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也是理解他人处境的桥梁。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苏轼道:‘你这个人,真是碍足碍手的。’”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道:‘你这个人,真是碍足碍手的。’”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道:‘你这个人,真是碍足碍手的。’”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杜少卿道:‘你这个人,真是碍足碍手的。’”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你这个人,真是碍足碍手的。’”
如果你不想好好干的话,就别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