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6:15
“有碍观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妨碍观看的地方”。其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对外观造成了不良影响,令人感到不悦或不方便。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的外观不佳,影响整体美观或观赏效果。
该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中,描述某些建筑或装饰对整体美感的影响。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密切相关,强调了整齐、和谐和美观的重要性。
“有碍观瞻”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外观的美感与和谐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建筑、园艺和艺术等领域。因此,“有碍观瞻”不仅仅是对外观的评价,更反映了社会对美的普遍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同样适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强调了公共形象的重要性。
“有碍观瞻”常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给人带来不快的联想,暗示某种事物的不完美。它促使人们在思考和表达时更加关注外在形象和整体美感。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参与家居装修时,发现墙面颜色选择不当,导致整个空间显得沉闷,朋友们也表达了“有碍观瞻”的看法。因此,我选择了重新涂刷,使得空间明亮起来,大家都表示很满意。
在创作中,可以将“有碍观瞻”融入诗句中:
花园虽美意盎然,
杂草丛生有碍观瞻。
一朝清理烦恼去,
春风拂面皆欢颜。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eyesore”,用来形容看起来不雅的事物。尽管各自文化背景不同,但二者都强调了外观的重要性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对“有碍观瞻”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反映了外观的美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整洁、和谐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观点,使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这等有碍观瞻,不如不作。”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这等有碍观瞻,不如不作。”
《儒林外史》第十回:“这等有碍观瞻,不如不作。”
《聊斋志异·画皮》:“王生见其美,不觉有碍观瞻。”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道:‘这有什么有碍观瞻的?’”
凡是破损严重,~的,都严饬本宅住户连夜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