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6:28
“有约在先”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是“事先约定好”。它通常用来指某人或某事在时间上已有约定,因此优先于其他的安排或事务。其基本含义强调了遵守约定和时间的重要性,表明在某种情况下,先前的承诺或约定应当被优先考虑。
“有约在先”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出处,但其构成的字词在古代文献中常见,约定、承诺等概念在古代社会中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礼仪、交往等方面。这一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诚信与守约的重视。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守信和守约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家庭、朋友、商业关系中,遵循约定被视为道德的体现,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信任。在现代社会中,虽然节奏加快,但“有约在先”的原则仍然适用于个人生活和工作环境,体现了对时间和承诺的尊重。
“有约在先”通常带给人一种责任感和信任感。当我想到这个成语时,联想到守时和守信的美德,也让我意识到在与他人交往时,遵守承诺的重要性。这种情感反应使我在生活中更加重视与他人的约定。
在生活中,我曾经有过一次与朋友约定时间的经历。由于临时有事情发生,我不得不取消原定计划。事后,我意识到我应该提前告诉朋友,而不是让他等。我在这次经历中深刻体会到“有约在先”的重要性,今后更会谨慎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写作中,我可以将“有约在先”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例如: “在那片古老的森林里,阿勇与精灵们约定了相见的时刻。可当他脚步匆匆赶到时,发现时间已经流逝,原本的约定被遗忘。‘有约在先’的教训让他明白,守信是心灵的契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prior commitment”或“a prior engagement”,同样强调了事先约定的重要性。在不同文化中,守约的观念普遍存在,但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约在先”这个成语让我深刻理解了承诺与时间管理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作为一个语言学*者,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表达中更加注重语境的运用和文化的理解。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时间和他人的约定,培养诚信的品质。
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他,也是他的缘分了。
《明史·海瑞传》:“海瑞有约在先,必欲清君侧之恶。”
《宋史·岳飞传》:“岳飞有约在先,誓不与金人共戴天。”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韩信有约在先,不敢背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有约在先,必欲与汉王决雌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有约在先,不敢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