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1:26
“同盘而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同一个盘子里吃东西”,引申为形容关系密切、共享利益或共同生活的状态。通常用来表达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合作伙伴之间的和谐关系。
“同盘而食”出自《左传》,原文中提到“同盘而食,故亲”,意指同桌共餐,显示了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个成语强调了共享资源和生活的情感纽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在不同语境下,“同盘而食”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盘而食”在**文化中强调团结与和谐,适用于各种家庭和社会关系。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依然重视共同用餐的文化,这种共享的体验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家庭聚餐的温馨场景,或是朋友间轻松愉快的相聚时刻,强调了分享与亲密的情感。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通过共同的经历和分享来建立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朋友的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美食,彼此交流,真是“同盘而食”的体现。这种氛围让我感受到友情的珍贵,也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用:
同盘而食共欢笑,
岁月如歌情未了。
无论风雨何所至,
携手前行永不抛。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英语中的“breaking bread together”,意指通过共享食物来建立联系和友谊。这种共享的理念在不同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的,体现了人类的共同需求。
通过对“同盘而食”的学*,我认识到了其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团结合作方面。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更加重视生活中的人际连接。
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晋书·王导传》:“同盘而食,同席而坐。”
《后汉书·袁绍传》:“同盘而食,同舟而济。”
《汉书·王吉传》:“同盘而食,同车而游。”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同盘而食,同床而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同盘而食,同器而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