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1:54
成语“扫地无遗”字面意思是“把地扫得一尘不染,毫无遗漏”。其基本含义是形容做事非常仔细,连微小的细节都不放过,强调了彻底和周到的态度。
“扫地无遗”出自古代文献,具体出处不详,但可以推测其与古代的生活*惯有关。在古代,家务劳动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打扫卫生被认为是家庭整洁和主人的责任。此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细致入微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扫地无遗”常用来形容人物做事的认真与负责。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例如,在工作总结时,一个同事可以说:“我们这次项目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真是扫地无遗。”在演讲中,也可以用来强调对细节的重视。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务劳动和对事物的细致处理常被视为一种美德。成语“扫地无遗”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对生活和工作的认真态度。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对细节的关注可能有所减弱,但在某些领域(如专业工作、学术研究等)依然强调细致和周到。
“扫地无遗”这四个字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常常让我想到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它激励我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环节,追求完美。
在一次工作项目中,我负责整理资料,力求做到“扫地无遗”,最终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这让我意识到细致工作的重要性,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扫地无遗”融入其中:
晨光初照晨雾细,
扫地无遗心事明。
细节如丝情意在,
每一缕风都为你。
在英语中,“leave no stone unturned”可以与“扫地无遗”相比较,意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或细节。两者都强调了对细节的重视,但文化背景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通过对成语“扫地无遗”的学,我深刻理解到细致、认真的态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忽视每一个细节。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促使我更加注重用词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细致性。
帝令方(张方)具车载宫人宝物……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清史稿·和珅传》:“和珅既诛,家产籍没,扫地无遗。”
《明史·张居正传》:“居正既败,家产籍没,扫地无遗。”
《宋史·岳飞传》:“飞死,家无余财,扫地无遗。”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既死,家产籍没,扫地无遗。”
《后汉书·班超传》:“超悉收其珍宝财物,扫地无遗。”
庆历初,拓跋元昊攻陷州城,州民及三寨蕃族,尽为所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