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0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20:17
“拍案惊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拍打桌子,感到惊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听到或看到令人震惊、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情不自禁地拍打桌子以表达惊讶和激动的情绪。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个**或情况感到非常惊讶和意外。
“拍案惊奇”最早出现在明代小说《三言》中,尤其是在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有相关的记载。该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故事情节或人物的表现让人非常震惊和惊讶,显示出古代文学对惊奇情感的强调。
“拍案惊奇”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增强情节的戏剧性;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在讨论某个新闻**或新发现时使用这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惊讶;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强调某个观点的震撼性。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拍案惊奇”在文化中常常与故事、传说和历史相关联,体现了古人对奇闻异事的好奇心和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快速传播信息的时代,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惊讶和反应更加频繁。
“拍案惊奇”常让我联想到那些令人震撼的瞬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当我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时,心中总会涌起这种惊讶的情感,仿佛自己也在拍打桌子,想要分享这一刻的震撼。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分享了一些关于科学发现的趣事,大家听得入神,纷纷拍案惊奇,表示对科学的敬畏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这让我意识到,传递这种“惊奇”的情感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当她揭开了那个古老宝箱的盖子时,里面闪烁的金光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拍案惊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呼吸都被惊艳的光芒所夺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stonished”或“stunned”,它们也传达了强烈的惊讶感。然而,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与“拍案”动作相关的表达,反映了文化在惊讶表现上的细微差别。
通过对“拍案惊奇”的深入理解,我感受到这个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对惊讶情感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交流中更能传达出对事物的深刻反应。这个成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持久的价值。
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警世通言·卷二十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宋敦拍案惊奇。”
《醒世恒言·卷三十四·王娇鸾百年长恨》:“廷章拍案惊奇。”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宝玉听了,拍案惊奇。”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超人听得,心里疑惑,也拍案惊奇。”
《聊斋志异·卷一·考城隍》:“公读之,拍案惊奇。”
更令人~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