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7:00
“巍然不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高耸而稳固,不动摇”。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物在风雨或各种外界压力面前,保持坚定、不动摇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种坚定的态度或不受外界影响的气质。
“巍然不动”出自《庄子·大宗师》。在该文中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强调在外界的纷扰中,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它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自然和内心的尊重,反映了一种理想的处世态度。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巍然不动”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品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坚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的背景下,成为积极向上的一种价值观。
“巍然不动”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服的人物,如历史上的英雄或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它带来一种力量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次重要的考试,压力非常大。虽然周围的人都感到紧张,但我努力让自己巍然不动,保持冷静,结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个经历让我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深刻意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巍然不动”融入其中:
风雨如晦夜色沉,
独立巍然心如磐。
信念如山不动摇,
任凭潮涌自安然。
在英语中,“steadfast”或“unwavering”可以与“巍然不动”相比较。这些词语同样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坚定的态度,但在文化背景上,英文表达往往更强调个人意志,而中文则更倾向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
通过对“巍然不动”的学,我加深了对汉语成语的理解,也体会到了它在表达情感和态度上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和哲学的体现,丰富了我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资治通鉴·唐纪》:“巍然不动,民之敬也。”
《后汉书·班超传》:“巍然不动,民之信也。”
《汉书·王莽传》:“巍然不动,民之安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巍然不动,天下归心。”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巍然不动,民之望也。”
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