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6:45
成语“崭露头角”字面意思是“新出现的角尖”,比喻初次显露出才能或成就。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开始显露出自己的才能、特长或潜力,通常用于形容年轻人或新兴的事物。
“崭露头角”最早出现在《前汉·班固·汉书·王莽传》,其中有“他日崭露头角”的说法,表达了初次展现才能的意蕴。这个成语的形成与古代人们对才能和成就的关注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期盼密切相关。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初露锋芒的年轻人、初创企业的新产品、或在某个领域中刚刚崭露头角的新星。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角色的成长和蜕变。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常会用这个成语来鼓励他人,表达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创业环境中,“崭露头角”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它反映了人们对新生事物和年轻人才的期待,也体现了社会对创新和突破的重视。这个成语可以激励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崭露头角”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象征着希望和机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奋斗的年轻人和刚刚起步的事业,激励我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曾经参与一个创意项目,最初的想法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随着不断的努力和完善,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算是“崭露头角”的一个例子。这让我意识到,努力和坚持是展现才能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花朵们在阳光下悄然绽放,仿佛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小草也在泥土中努力钻出,试图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崭露头角,向世界展示它的绿意与生机。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to come into one’s own”或“to show one’s true colors”的表达,意指一个人展现出真实的自我或才能。这些表达与“崭露头角”在意义上相似,但在文化语境和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崭露头角”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这一成语在表达个人发展和潜力显露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使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还能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福畤,至雍州司户参军,勃随父至官。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以擿其失。勃文章崭露头角,与兄勔、勮齐名。”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勃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勃文章崭露头角,而炯、照邻、宾王亦皆有名。”
《清史稿·文苑传·郑燮》:“燮天才横溢,诗文书画,皆能独树一帜,而其诗尤崭露头角。”
《明史·文苑传·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书善行草,画善山水、花鸟,然皆不甚著,独以诗文崭露头角。”
《宋史·吕惠卿传》:“惠卿初为王安石所荐,安石欲引以自助,惠卿亦自负其才,欲有所建立,故安石荐之,惠卿亦遂崭露头角。”
此番吴氏北返,独倡保定会议,无非欲~,力与段派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