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56:45
成语“崟崎磊落”由“崟”、“崎”、“磊”、“落”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山势高峻,地势险峻,或形象地描绘出一种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象。基本含义上,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性格、品质高洁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
“崟崎磊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其中描绘了山的雄伟与自然的秀丽。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表达了一种高洁、自然的生活态度。
“崟崎磊落”通常用于描述人的品格、气质或某些事物的风格。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写自然景观或人物的特征;在日常对话中,它可能用来夸赞某人的立场坚定或品德高尚。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崇高的理想或目标。
这些成语虽然都与品格、气质相关,但“崟崎磊落”更强调一种高尚与独特的气质,而“卑鄙”等则则侧重于贬义。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与人品常常相互联系,山水的高洁与人的品德相辅相成。因此,“崟崎磊落”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品格与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追求高尚品质依然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
“崟崎磊落”给人一种崇高、坚定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理想的人,他们如同高山般不屈不挠,令人敬佩。这种情感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高尚的品格。
在一次团队合作中,我遇到一位同事,他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并且总是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我在评价他的表现时,特意使用了“崟崎磊落”来形容他的品质,表达了我对他的尊重。
在某个秋天的傍晚,我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山势崟崎秋色新,
云间落日映松林。
高洁品格随风起,
磊落心声共月吟。
通过诗歌,我试图将“崟崎磊落”的意象与自然的美结合。
在英语中,可以用“lofty and nobl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崇高的品质。然而,中文的“崟崎磊落”更具自然意象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对山水的崇敬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成语“崟崎磊落”的学*,我不仅理解了其字面和隐含意义,也体会到了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重要性。这种成语的使用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激励我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品德与理想。
唐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白披襟扶掖以对。
《明史·文苑传一·宋濂》:“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濂兄事潜溪,而友基、善,基、善亦兄事濂。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其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李廌,字方叔,其先自郓徙华。廌六岁而孤,能自奋立,少长,以学问称乡里。谒苏轼于黄州,贽文求知。轼谓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廌再拜受教。”
《文选·刘峻<辨命论>》:“昔者,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其人崟崎磊落,天下莫不知其名。”
《晋书·嵇康传》:“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