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0:57
成语“不露圭角”字面意思是“不露出圭角”。“圭”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工具,通常用来测量和确定方位,而“角”则指的是物体的角落或边缘。整体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物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真实本领或特征,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低调,隐匿自己的才能或特点。
“不露圭角”出自《荀子·王制》。在这篇文章中,荀子讨论了治国理政的道理,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隐蔽自己的锋芒而不随意展示,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由此,“不露圭角”逐渐演变为一种形容人谦虚内敛、不张扬的成语。
“不露圭角”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和低调被视为美德,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士都以此为原则。因此,“不露圭角”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体现了对内敛性格的赞美。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低调务实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因此这个成语依然适用。
“不露圭角”常给人一种温和、谦逊的感觉,它传达了一种深思熟虑、不急于求成的态度。这种情感使我联想到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往往在初期阶段表现得相对低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才能。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遇到过一些非常优秀的人,他们的才能和能力都非常出众,但他们却总是选择低调行事。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深受启发,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锋芒,保持谦逊的态度。
在某个故事中,有一个年轻的剑士,他虽然技艺高超,但总是选择在比赛中保持低调。最终,他在一次关键的比赛中展现出自己的真实实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故事中可以写道:“他一直不露圭角,直到那一刻,才让所有人见识到了他的真正实力。”
在英语中,可以用“understateme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指的是一种不夸张、不张扬的表达方式。在西方文化中,谦逊同样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强调的程度可能与**文化有所不同。
通过对“不露圭角”的分析,我认识到谦逊和低调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在个人能力的展现上,也反映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适当的时候保持谦虚,而不是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
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红楼梦》第二回:“宝玉为人,虽聪明俊秀,却不露圭角,深得贾母宠爱。”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为人谨慎,不露圭角,治军有方。”
《明史·杨士奇传》:“士奇为人谦和,不露圭角,深得士林敬重。”
《宋史·赵普传》:“普为人厚重,不露圭角,与世无争。”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沉深有谋,不露圭角。”
如彦高《人月圆》,半是古人句,其思致含蓄甚远,~,不犹胜于宇文自作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