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2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04:10
成语“金石丝竹”由四个字组成:金、石、丝、竹。字面意思是金属与石头的声音、丝弦与竹管的乐音。它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特别是强调乐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象征着音乐艺术的高雅和多样。
“金石丝竹”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提到音乐的多种形式与乐器的多样性。古代**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金属乐器(如锣、钹)、石头乐器(如石钟)、丝弦乐器(如琴、瑟)和竹管乐器(如笛、箫)共同构成了当时音乐的全貌,体现了音乐的和谐美与丰富。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金石丝竹”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音乐艺术的重视。音乐在古代不仅是娱乐,更是修身养性、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该成语依然适用,常用于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与欣赏。
“金石丝竹”让我联想到古典音乐的优雅与宁静,仿佛能听到乐器相互交融的美妙旋律。同时,它也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敬意,激发我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与热爱。
在一次音乐会上,我听到了多种乐器的演奏,现场的表演让我想起了“金石丝竹”。我和朋友分享了这个成语,并讨论了它在古代音乐中的重要性,这种交流加深了我们对音乐的理解。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金石丝竹”:
月下琴声逐清风,
金石丝竹共鸣中。
夜色如水流淌远,
乐音绕耳梦中生。
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在西方,有类似于“音乐的和谐”的表达,如“symphony”,强调乐器的协调与美感。在不同文化中,音乐的表现形式虽然各异,但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是共通的。
通过对成语“金石丝竹”的学*,我深刻体会到音乐在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还让我更加关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日常交流中,它也成为了我描述音乐美感的重要工具。
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