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3:20
成语“惊师动众”字面意思是指因某种事情的发生而使得军队和人群都受到惊动。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事态严重或影响重大,以至于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行动。
“惊师动众”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中的“惊师”指的是使军队惊慌,而“动众”则是指使普通百姓或人群也受到影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紧张局势和对士兵及民众心理的重视,强调了**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语境中使用,例如:
在传统文化中,“惊师动众”不仅仅是对军事的描述,还是对人心的反映。它在古代战争中被广泛使用,强调了领导者对士兵和民众情绪的把控。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同样适用,尤其在面对突发时,能够形象地表达公众的恐慌和反应。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紧张、惊恐的情感色彩,令人联想到不安和动荡的场景。它使我想到历史上那些重大的,比如战争、灾难等,这些常常令整个社会的情绪波动,反映出人们对安全和安宁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次突发的自然灾害,整个社区都陷入了恐慌。那时我深刻体会到“惊师动众”所传达的意义,大家都在努力寻找安全的地方和方法,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当黑暗的乌云笼罩城镇,雷声轰鸣时,居民们纷纷惊慌失措,惊师动众,四处奔逃,仿佛这场暴风雨将吞噬一切。”
在英语中,可以用“cause a stir”或“make waves”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这些表达方式通常不如“惊师动众”那样强调军队或人群的反应,更多的是指社会或公众的反响。
通过对“惊师动众”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类情感和社会反应的深刻反思。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描述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氛围。
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宋史·岳飞传》:“岳飞惊师动众,悉起兵,与金兵战于郾城。”
《资治通鉴·唐纪》:“李敬业惊师动众,悉起兵,与武则天战于扬州。”
《后汉书·袁绍传》:“绍惊师动众,悉起兵,与曹操战于官渡。”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惊师动众,悉起兵,与汉王战于垓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齐侯以兵车三百乘伐莒,惊师动众,莒人惧,乃降。”
对付三个手无寸铁的老人,何必这样惊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