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5:40
“气冲斗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气势冲天,直逼斗牛”。它形容人的气势非常旺盛,豪情壮志,常用于形容士气高昂或情绪激动。
“气冲斗牛”源自《庄子·外物》中的一句话:“气之长,犹冲斗牛。”这里的“斗牛”是指天上的北斗星,古代认为斗牛与人间的气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理念有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在气息的强大。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气冲斗牛”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和体育竞技中,强调士气和团队精神的价值,使得这个成语依然适用。
这个成语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振奋的感觉,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与勇气。在生活中,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的人们,他们的气势与决心令人敬佩。
在我参加的一个团队项目中,我们面临许多挑战,但团队成员都表现得气冲斗牛,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这一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士气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描写一个年轻的武士,面对强敌时,他心中燃起了气冲斗牛的斗志,誓言要为家族复仇,展现出无畏的勇气与激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ull of beans”或“on fire”,但这些表达通常侧重于活力和能量,而“气冲斗牛”则更加强调气势和豪情。
通过对“气冲斗牛”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气势在个人和团队成功中的重要性。这种表达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能力,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和激励自己的情绪与斗志。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真节报君仇。
《清史稿·林则徐传》:“林则徐禁烟抗英,气冲斗牛,名垂青史。”
《明史·戚继光传》:“戚继光练兵备战,气冲斗牛,威震敌胆。”
《唐诗纪事·李白》:“李白饮酒赋诗,气冲斗牛,豪情万丈。”
《宋史·岳飞传》:“岳飞气冲斗牛,誓死报国。”
《晋书·天文志》:“气冲斗牛,星辰为之动摇。”
兴见马忠是害父仇人,~,举青龙刀望忠便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