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8:41
“游手好闲”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游玩、逗留”和“好闲、懒散”。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没有正当职业,整天游玩、消磨时间,形容懒散、不务正业的人。
“游手好闲”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的相关描述。在古代,社会普遍重视勤奋劳动,游手好闲被视为消极的生活态度,常常出现在对懒惰、无所事事的批评中。
“游手好闲”在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演讲中均可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某些角色的生活状态;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来形容朋友或熟人不务正业的状态;而在演讲中,该成语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努力工作,避免沉迷于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
同义成语:懒惰、无所事事、游玩消遣
反义成语:勤奋工作、勤勤恳恳、奋发向上
在**传统文化中,勤劳被视为美德,而“游手好闲”则被认为是懒惰和无所作为的表现。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了新的理解,但仍然不乏对“游手好闲”的批评,特别在强调个人责任与效率的工作环境中。
“游手好闲”常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使人联想到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对人生目标的迷失和浪费时间的惋惜。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常常伴随一种警示或劝诫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整天沉迷于游戏,忽视了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我不禁想到了“游手好闲”这个成语,试图劝他振作起来,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目标。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洒在窗前, 我独自坐在沙发上,思绪飘远。 游手好闲的时光如流水般逝去, 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无限的惆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idle”,意指无所事事或懒散。其他文化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常用“couch potato”来形容一个人懒散、不爱**的人,这与“游手好闲”在文化内涵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游手好闲”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勤奋的重要性以及懒散生活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沉迷于无所事事的状态。通过对成语的深入分析,我也培养了更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于日常交流中。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