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47:57
成语“诲人不倦”字面意思是教导他人时不感到疲倦。其基本含义是形容教师或长辈在教育教导他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体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诲人不倦”出自《论语·为政》。这部经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强调教育和学*的重要性。孔子提到教导学生时要有耐心,反映了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师者责任的尊崇。
在文学作品中,“诲人不倦”常用于描述教师或长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赞美那些耐心教导他人的人,比如在家长与孩子的教育中,或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演讲中,引用此成语可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使命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引导者。因此,“诲人不倦”不仅反映了教育者的精神状态,也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教育方式多样化,但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是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
“诲人不倦”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我生命中给予我帮助和指导的人,如老师和父母。他们的耐心和坚持深深影响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意识到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这种情感呼应了我们对知识和智慧传承的渴望。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常常会想起这句成语。比如,在辅导朋友学时,我努力做到“诲人不倦”,耐心地解释难点,帮助他们理解。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诲人不倦”:
春风化雨润心田,
师者教诲不言倦。
桃李成荫满校园,
传承智慧共成长。
在英语中,“teaching with patience”或“dedicated teaching”可以与“诲人不倦”相对应。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二者都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需的耐心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诲人不倦”的学,我深刻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师的责任感。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耐心和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学和交流中,我会努力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