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9:57
成语“五行俱下”字面意思是“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而“俱下”则是指全部都下降、呈现出来。整体上讲,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各种事物、要素、情况等齐全、兼备,或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五行”理论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道教、儒家和中医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成语“五行俱下”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它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系统理解。此成语在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用以描绘复杂的局面或全面的情况。
该成语可以在多个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五行理论不仅是哲学思想的体现,还涉及到医学、风水、命理等多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现代社会中,“五行俱下”可用于形容团队合作、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强调全面发展和多样性的重要性。
“五行俱下”给人一种丰富、多元的感觉,常常联想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在使用这个成语时,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包容性与协调性,强调各个部分的相辅相成。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一次项目报告中,我用“我们的方案需要五行俱下,才能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来强调全面考虑问题的重要性。
在一首关于和谐自然的诗中,可以写道:
五行俱下共交融,
山水相依宛如梦。
风火雷电皆成韵,
天地人和共此生。
此诗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与共存,体现了五行的相互作用。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elements come together”或“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强调所有组成部分的协同作用。不同文化对全面性与多样性的理解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表达和应用的不同。
通过对“五行俱下”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多样性的描述,它还反映了*传统文化对自然与社会的整体观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我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元·李治《敬斋古今注》第四卷:“应奉读书,~,宋孝武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善言其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