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37:25
“五内俱崩”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为五脏(内脏)同时崩溃,形容情绪极度激动,内心的痛苦、焦虑、绝望等达到极点。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遭遇重大打击或悲痛而感到极度的痛苦,生理上也可能表现为不适。
该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古典文本中,描述人物在遭遇重大变故时的内心感受。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诗中描写自己因离别而心碎,表达了类似的情感。成语的形成与古人对五脏的重视有关,在古代医学中,五脏被认为与人的情绪和健康密切相关。
“五内俱崩”常用于文学作品、戏剧、演讲等场合,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
在文化中,五脏与人的情绪、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人对心理与生理之间关系的认知。在现代社会,面对压力和困境,人们常常需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五内俱崩**”则是一种强烈的表达方式,适用于形容重大心理创伤的情境。
“五内俱崩”这一成语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和痛苦。在表达时,它能有效传达出一种无以言表的绝望和痛苦,帮助我更好地描述情感深度。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因为考试失利而感到五内俱崩,面对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失落,内心的痛苦难以言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五内俱崩”融入:
月明点滴窗前影,
心事如潮涌不平。
五内俱崩何所依,
唯有泪水洒清明。
这表达了在月光下孤独的心境,以及因痛苦而无法自已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heartbroken”或“devastated”,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极度的悲痛和失落感。尽管语言不同,但情感的共鸣是相似的,显示了人类在遭受痛苦时的共同感受。
通过对“五内俱崩”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语言如何承载情感,如何通过恰当的表达使他人感受到内心的痛苦。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更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宋史·岳飞传》:“飞闻之,五内俱崩,涕泣交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操闻之,五内俱崩,不能自持。”
《后汉书·袁绍传》:“绍闻之,五内俱崩,不能自持。”
《汉书·王莽传下》:“莽闻之,五内俱崩,不知所为。”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闻之,五内俱崩,涕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