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8: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53:34
成语“穷通皆命”的字面意思是“贫穷与富贵都是命运所决定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生的起伏、荣辱与命运密切相关,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结果。
“穷通皆命”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文中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安排,强调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都是命运的安排。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命运的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情况下,常常会感慨命运的不可逆转。
该成语常用于哲学讨论、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对话中,来表达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比如,在朋友失落时,可以用“穷通皆命”来安慰对方,提醒其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演讲中,也可以用该成语来引导听众反思人生的意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对命运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儒家思想强调因果和命运的安排,而道家则提倡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在现代社会,尽管许多人仍然相信命运,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这使得“穷通皆命”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新的解读与应用。
“穷通皆命”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无奈和接受。它使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这种态度可以帮助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虽然努力工作却未能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时,我就想到了“穷通皆命”,这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是无法控制的,接受现状,努力去适应才是更好的选择。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写道:
人生如梦几多变,穷通皆命无常念。
浮云随风自在行,何必忧思缠心间。
这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与接受,展现了成语的灵活性。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what will be, will be”(命运会自有安排),反映了对命运的接受态度。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对命运的思考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通过对“穷通皆命”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命运与人生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激励我努力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物。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曰:‘穷通皆命,非人力所能为也。’”
《晋书·王导传》:“导曰:‘穷通皆命,非人力所能为也。’”
《后汉书·班彪传》:“彪曰:‘穷通皆命,非人力所能为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穷通皆命,非朕之罪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穷通皆命,非人力所能为也。”
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