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49:21
“鸿案相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鸿鹄之于案前,意指高大、广阔的桌子上摆放着庄重的文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或指重要事务的处理。
“鸿案相庄”出自古代文人雅士的交往场合,常用于描述文人之间的高雅聚会。具体的典故可能出现在古代诗词或文学作品中,强调文人的气质和氛围。成语中的“鸿”字代表高远的志向,而“庄”则表示严肃、端正,这种结合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品格和气度的追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雅士聚会常常带有一定的仪式感,强调礼仪与庄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人气质和文化氛围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仍然可以看到“鸿案相庄”的气氛。
“鸿案相庄”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庄重、严肃和高雅的。这种成语的使用往往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和互相尊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在我参加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言人用“鸿案相庄”来形容会议的气氛,强调了大家对研究课题的重视。这个表达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凝聚人们的心灵,提升场合的庄重感。
在一首关于古代文人的诗中:
鸿案相庄品雅集,
墨香四溢论高低。
风雅之士云游处,
心中志向共此时。
这首小诗试图通过“鸿案相庄”传达文人雅集的气氛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英语中,与“鸿案相庄”相似的表达可能是“serious atmosphere”或“solemn occasion”,虽然这些表达并不完全等同于中文的文化内涵,但在正式场合中的相似使用体现了不同文化对严肃和庄重的重视。
“鸿案相庄”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对文化传统的承载。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中仍然需要保持对严肃事务的尊重与重视。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力量以及文化的传承。
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仆初日封卿,本思偕老,然以长卿家徒四壁,子敬座剩一毡,而遽欲~,鸩媒是遣,谁其信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