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7:01
“偭规错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偏离了标准的规矩和角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行为或做法不符合常规或标准,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做法不合规范,或者是对某种规则、标准的违背。
该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下》。在《周易》中,有关于阴阳变化、事物发展规律的讨论,“偭”和“错”都与变化、偏离有关。成语的使用强调了对规矩和标准的偏离,反映了古人对规范和道德标准的重视。
“偭规错矩”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规矩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成语“偭规错矩”反映了社会对于规范和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个体表达和创新被鼓励,但依然需要在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框架内进行。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批评和负面的情感色彩,联想到它时,往往会想到不负责任、随意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行为上要考虑规范和标准,以免误入歧途。
在我工作的环境中,曾遇到一位同事因不遵守公司规定而导致项目进展受阻,我便用“偭规错矩”来形容他的行为,强调了规范的重要性。
在一次写作练*中,我尝试将“偭规错矩”融入到一首小诗中:
行走世间路漫漫,
规矩如灯照前方。
若偏离道途难返,
偭规错矩迷茫藏。
在英语中,类似于“偭规错矩”的表达可以是“stray from the norm”或“break the mold”,它们同样强调偏离常规的行为。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对规矩和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同,但偏离规范的行为普遍被认为是不妥当的。
通过对成语“偭规错矩”的学,我加深了对规范和标准重要性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批评时更加精确和有力。它提醒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应谨记规矩,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文选·陆机·文赋》:“偭规错矩,以文为戏。”
《文选·左思·吴都赋》:“偭规错矩,变名易实。”
《后汉书·班彪传》:“偭规错矩,违经背史。”
《汉书·王莽传上》:“偭规错矩,以古非今。”
《史记·礼书》:“偭规错矩,莫敢言之。”
西洋习俗如此,教士~,亦犹中国僧道之不能尽守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