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2:37
成语“无所忌惮”由“无所”和“忌惮”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顾忌和畏惧”,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做事时毫无顾虑,勇敢而大胆,常常带有负面的意味,暗示无所顾忌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不当或不道德的后果。
“无所忌惮”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为“无所忌惮,故能为之。”意指因为没有顾虑和畏惧,所以能够大胆地去做。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勇敢和果断的推崇,但同时也暗示了不顾后果的风险。
“无所忌惮”常用于描述某人在做某事时的态度。例如在政治斗争、商业竞争或个人关系中,指责某人不顾道德、法律或他人感受地采取极端行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刻画反派角色的无畏和放纵。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无所忌惮”在**文化中常与勇气、果断相结合,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它的使用往往带有批评和警示的意味。现代社会对道德和法律的重视使得这种无所顾忌的态度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无畏的勇气,但同时也让我警惕那些可能引发负面后果的行为。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必须兼顾道德和责任。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在项目中无所忌惮地抨击他人的意见,虽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但也让团队的氛围变得紧张。通过这次经历,我意识到在表达观点时需要更加谨慎。
在某个繁华的城市中,有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他无所忌惮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尽管周围的人都在劝他放弃。他在街头涂鸦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without any scruples”,同样意味着缺乏顾忌和道德约束。不同文化中对这种态度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西方文化相对较为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集体责任和道德约束。
通过对“无所忌惮”的学*,我认识到在表达和行为中保持适度的顾忌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避免因无所忌惮而导致的后果。
自江祏、始安王遥光等诛后,无所忌惮,日夜于后堂戏马,鼓噪为乐。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林甫无所忌惮,遂专权用事。”
《后汉书·袁绍传》:“绍无所忌惮,遂起兵讨曹操。”
《汉书·王莽传上》:“莽无所忌惮,遂篡汉室。”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无所忌惮,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无所忌惮,是以能成其大。”
以其至刚蔑视于事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