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2:52
成语“无所畏惮”的字面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畏惧和担心的”,引申为对任何困难或威胁都毫不畏惧,表现出一种勇敢、无畏的态度。
“无所畏惮”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而无所畏惮,志行无所屈。” 这里表达了一种不畏惧威胁和困难的精神。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多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险境时的勇敢与果敢,反映了古人崇尚勇气和不屈精神的价值观。
“无所畏惮”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无畏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尤其在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常常强调无所畏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竞争和挑战时,鼓励人们勇敢追求目标。
“无所畏惮”让我联想到勇敢、坚定和自信的情感。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气和毅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我感到压力很大,面对很多未知的挑战,但我决定无所畏惮地面对,积极与团队沟通,最终顺利完成了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在一个春天的清晨,阳光透过树梢洒下金色的光辉。**在枝头欢快地鸣唱,似乎在告诉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无所畏惮,让我们勇敢追逐梦想,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在英语中,“fearless”可以作为“无所畏惮”的对应表达,意指无畏地面对挑战。虽然两者都强调勇气,但在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可能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而**文化则更加强调集体主义和道德责任。
通过对“无所畏惮”的学,我认识到勇敢不仅仅是面对外部挑战的能力,更是内心坚定信念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它在我的生活和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
《资治通鉴·唐纪》:“李林甫无所畏惮,遂专权乱政。”
《后汉书·袁绍传》:“绍无所畏惮,遂与曹操争天下。”
《汉书·王莽传》:“莽无所畏惮,遂篡汉位。”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无所畏惮,遂破汉军。”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无所畏惮,以至於此。”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无畏者,许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