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1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1:17:06
“违条犯法”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违反条款和法律”,通常指不遵守法律规定或规则,做出违法的行为。该成语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该成语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主要是由现代汉语的法律用语演变而来。它的构成反映了对法律、规章的尊重与遵循,尤其在法律日益完善并受到重视的社会背景下,这一成语得到了广泛使用。
“违条犯法”可广泛应用于法律、政治、社会等语境中。在法律文件中,可能用来描述某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在日常对话中,常用于警示他人,提醒遵守法律法规。例如,在进行法律宣传或教育时,讲解法律责任时可能会说:“任何人都不能违条犯法,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义成语: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反义成语:遵纪守法、恪守法度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对“违条犯法”的认知也日益提升。随着法治社会的构建,遵守法律法规被视为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该成语不仅用于法律领域,也在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时被引用。
“违条犯法”常常带有警示和负面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重视法律,避免因违法而导致的后果。这一成语引发的联想通常与社会秩序、法律后果以及对规则的尊重有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一次志愿者活动,主要是帮助社区传播法律知识。我们常常强调“违条犯法”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社区规定,以维护公共安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在这个小镇上,人人都知道,违条犯法的后果是严厉的。老张因一次小小的违规,竟引来了法律的追责。他才明白,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
在英语中,可以用“breaking the law”来表达“违条犯法”。不过,英语中还有“to violate regulations”这一表达,强调对规定的违反。在不同文化中,法律意识和对违法行为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中对法律的宽容度较高,而另一些文化则更加严格。
通过对“违条犯法”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感。这个成语不仅增强了我的法律意识,也在我的表达中提醒我遵守规则、尊重法律。这对我的语言学习和日常交流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做了违条犯法的事,昨已斩了。
另设牌二十四面,分类标明,如有~者,许被害抱牌进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