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2:42
成语“乐行忧违”的字面意思可以拆解为“乐行”和“忧违”。“乐行”指的是快乐地去做事情,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忧违”则意味着忧虑与违背,通常指对某种事情的担忧或对某种规则的违反。整体上,这个成语表达的是一种内心的矛盾状态,指一个人在乐于做某事的同时又感到对某种责任或道义的违背。
“乐行忧违”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因此其历史背景和具体典故可能较为模糊。但从字面上来看,可以推测它可能源于传统文化中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矛盾的探讨。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笔记或诗歌中常有体现,反映了个体在追求个人快乐与承载社会责任之间的挣扎。
“乐行忧违”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华文化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成语“乐行忧违”反映了个体在追求个人幸福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常常感到内心的负担。
“乐行忧违”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它让我联想到许多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选择和困境。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快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责任和忧虑,这种情感的冲突让人深思。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曾经在选择职业时感到乐行忧违。虽然我对所选择的职业充满热情,但我也深知这条路可能会让我的家庭期望落空。这种内心的矛盾让我在做决定时倍感挣扎。
在写诗时,我可以使用“乐行忧违”来表达内心的冲突:
月照山河梦未醒,
乐行游荡影无形。
忧违心事藏深处,
笑声背后泪已盈。
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joy and sorrow go hand in hand”,强调快乐与忧愁常常并存。这种相似的概念反映了人类共通的心理体验。
通过对“乐行忧违”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生活选择时更加全面和深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要关注内心的声音和社会的期待。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即如‘~’,偶也;‘长人合礼’,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