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50:15
成语“羞与哙伍”字面意思是“羞于与哙为伍”,其中“羞”表示羞愧、不愿意,“与”表示和,“哙”是一位历史人物,伍则指的是同伴或伙伴。整体上,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不愿和某些人交往或同处于一伙,通常是因为对方的品德、行为或身份让人感到羞愧或不堪。
“羞与哙伍”出自《左传》,原文为“子贡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其中提到的“哙”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人物,因其行为不端而受到贬斥。这个成语强调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道德标准差异,表现了对不良交往的厌恶。
“羞与哙伍”可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交友的道德标准极为重要。成语“羞与哙伍”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尤其是对品德的看重。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依然适用,尤其是在强调个人品牌和社会责任的当下。
“羞与哙伍”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惕和自省的感觉,提醒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应考虑对方的品德和行为。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人际关系的选择。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认识了一个人,他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不太得体,导致我在朋友面前感到有些尴尬。后来,我意识到我对朋友的选择应该更谨慎,以免陷入“羞与哙伍”的境地。
在一首关于友情的诗中,我尝试使用“羞与哙伍”:
君子如水,淡雅清幽,
小人如醴,甜腻难久。
我愿与君,携手共行,
不羞与哙,齐心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强调人们倾向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即交友的重要性和选择的谨慎。
通过对“羞与哙伍”的学,我更加意识到在语言表达中,成语的使用不仅能丰富语言,还能传达深刻的道德和文化内涵。这让我在语言学和实际交流中,更加注重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更好地传达我的思想和价值观。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刘邦建立西汉后,封曾经在鸿门宴上立功的樊哙为“舞阳侯”,由于担心大将军韩信握兵自重,削其兵权改为楚王,接着又降为淮阴侯。一次韩信从樊哙门前走过,樊哙跪迎韩信。事后韩信后悔自己竟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