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2: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43:22
成语“积金至斗”的字面意思是“把金子积累到斗的程度”。这里的“积金”指的是金钱的积累,而“斗”是古代一种量器,表示数量的单位。整体上,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积累财富到了一定的程度,通常用来表示通过努力工作或节俭生活而获得的财富。
“积金至斗”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表达的意象和含义在**古代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们对积累财富和节俭的重视。这种观念在古代社会中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农耕经济为主的时代,积累财富是家庭和个人生存的重要保障。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积累财富被视为勤劳与节俭的美德。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重视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理财能力。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常常是积极的,联想到的是勤劳和成功。它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传递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过一个邻居通过多年的努力工作,逐渐积累了财富,最终开了一家小店,生活得越来越好。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积金至斗”不仅是财富的积累,更是努力与坚持的体现。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积金至斗”:
勤劳双手捧朝霞,
点滴汗水润花芽。
积金至斗终有望,
岁月如歌不觉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强调节俭和积累的观念。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倡导财富的积累和理财的重要性。
通过对成语“积金至斗”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勤劳与节俭的体现。这对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于,它鼓励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亿万持衡价,锱珠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旧唐书·食货志上》:“开元中,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户安堵,积金至斗,非特府库充牣,亦以私室富溢。”
《清史稿·食货志一》:“康熙间,户部库银,常盈溢至千余万,雍正间,积金至斗,乾隆间,库藏亦常充牣。”
《明史·食货志五》:“天启初,给事中惠世扬请清查内库,言:‘累朝所积,自天启二年以前,已不可考,乃知积金至斗,非一日之积也。’”
《宋史·食货志下八》:“自天圣以来,国用寖广,有司不复比较岁入,其支费日增,至治平中,积金至斗,而未尝有告乏之忧。”
《晋书·王戎传》:“家有好李,常出货之,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获讥于世。然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
~,知公情不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