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33:43
“颓垣断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倒塌的墙壁和破裂的沟壑”。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地方荒凉、破败,通常用来描述废弃的建筑或凋敝的环境,暗示着衰败和失落的状态。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意义推测出其历史背景。古代建筑的墙垣和沟堑往往是防御和生活的基础,而“颓垣断堑”则反映出一个地方的衰败和遗忘,可能源于古代战争、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导致的废墟景象。
“颓垣断堑”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颓垣和断堑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破败,更是一种历史的象征。它提醒人们珍惜现有的美好,警惕衰败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仍有一些地区和人群面临着“颓垣断堑”的困境。
“颓垣断堑”常常让人联想到孤独、失落和衰败的情感。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引发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这种情感能够激发人们对改善现状的渴望。
在一次旅行中,我参观了一个古老的村落,那里有许多颓垣断堑的房屋,历史的痕迹让我产生了对过去的深思。我在日记中写道:“这些颓垣断堑不仅是物理的破败,更是历史的见证。”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旧墙颓垣映夕阳,
岁月无声留悲伤。
断堑荒草自凋零,
何时再见故乡芳。
在英语中,“ruins”或“abandoned”可以用来表达类似“颓垣断堑”的概念,但这些词汇往往不带有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多是关注物理状态的描述。
通过对“颓垣断堑”的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形容环境的衰败,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能够运用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深化了我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理解。
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