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0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9:57
成语“短垣自逾”的字面意思是“短墙自己越过”,在口语中可以理解为:环境的限制无法阻挡人的追求与行动。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艰难困境时,勇于突破自身限制的决心和勇气。
“短垣自逾”出自《庄子·外物》:“短垣自逾,长路自奔。”这段话的意思是,即使是低矮的墙也能轻易越过,长长的道路也能自我奔向。庄子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人们不应执着于表面的限制,而要向更广阔的天地进发。
“短垣自逾”在*文化中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强调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在创业、学和自我提升中尤为重要,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机遇。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尝试,突破自我限制。它让人联想到许多成功人士的奋斗历程,激发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在我的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困难,比如备考时的压力和焦虑。每当我感到绝望时,都会想起“短垣自逾”,提醒自己要勇于面对挑战,最终我通过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一首诗中:
短垣虽矮自逾越,
心中壮志在高飞。
逆风更助行云路,
追梦不惧路漫漫。
这首诗通过“短垣自逾”表达了追求理想时的坚定信念。
在英文中,可以用 “overcome obstacles” 或 “break through limitations” 来表达类似的含义。这些表达同样强调了个人的努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通过对“短垣自逾”的学*,我深刻理解到面对生活的挑战,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勇气是多么重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不断追求进步,超越自我。
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后汉书·袁绍传》:“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考妣。”
《汉书·王莽传下》:“莽忧懑不能食,但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冯几寐,不复就枕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